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4130918/answer/3264630322

题目的偏颇之处不赘述,下面是结合在美西湾区的见闻的个人体会。

无论国内外,教育都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包括的家庭氛围也一样。

题目对错、比赛输赢、今天作业是否完成、分数高低等等实际上都是“指标”,即“看结果不看过程”,主要效果是减少教师、父母的“管理成本”。在物资缺乏或者更追求物质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内,往往这一倾向会更加严重。

在国外的华人家庭,往往在当地的根基较浅,鲜有互帮互助的紧密圈子,也更倾向于通过双职工等形式保障生活水平,直接表现是很少参与规律性的学校志愿活动。在娃就读的小学里,负责筹办课外活动和文体课程的PTA(家长-教师联系会)、课堂读书或操场值班志愿者等需要为孩子付出固定时间的组织中,鲜见华人家庭的身影,其中还有些配偶是国外的。同样原因,在半下午放学后往往也选择送孩子去课后班而不是回家自己带。

这些看似与读书无关的“积极的陪伴”的缺失,却是学校往往看重的。尤其是学校志愿者,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并让孩子在课堂看到家长的亲自出现,对于孩子来说往往有更多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品格和精神面貌,本应是首要的家长任务,但往往让位于之前的“指标”。这是家长的自主选择,也就是说,即便孩子面临再大的外界考核压力,家长都可以选择让孩子清楚,家长更注重的是比如坚韧不拔和自力更生的品格。如果反过来,孩子很快就会找到更轻松达到“指标”而放弃某些原则的手段。比方说,为单纯快速完成作业,孩子会在明知自己某题解答有疑点的情况下放弃深究而直接放个错答,之后更没兴趣回顾,只要分数过得了家长/老师“不生气”的关就行。

早先吹捧国外的“快乐/素质教育”,这几年随着经济下行,网上又多了批判的声音。且不论这个“快乐/素质”的标签是否全面,但全面否定或肯定往往有失偏颇,更何况几乎没有一个学校的教育是纯粹某种理想化的教育方法。关键是,很多家长本身被分数等指标牵着走、并直接甚至加码将这种倾向加到孩子身上的现状值得关注。

相对于孩子,大人包括家长和教师的认识和习惯更难改变,这是教育难以改变的一大原因。

无论何时,“指标”总会在,但对待其的态度和方式是每个人尤其是大人能够且应该谨慎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