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961484/answer/3338625175

最近正好教了一堂。

是特殊的鸡兔问题。上来第一题就请一位学生试做,在不知“正确方法”的前提下,花了至少十多分钟互动:先猜个数->和题目要求作比较->修正数继续试->试出来后回顾找规律->把题目中的数变一下看规律是否适用。

在我看来,培养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和习惯、耐心、数感、心算、表达和理解能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发挥空间。

即便是看似与生活无关的题目。

其实在课前试着找了更接近生活实践的,至少在《九章算术》里没找到。

王先生的话最好看全,别被自媒体标题带着跑。

在我看来瑕不掩瑜。

尽量找生活实践作为知识点的背景这一大方向,很支持。

同时,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的时间被花在“练习某些针对性解题方法”,也是事实,包括课内课外,课外也许更甚。

我能够花那么多时间在课堂进行一对一的交互,一个大前提是当时堂上只有十来个学生,而且整堂课前后有两个钟头。

教学资源越紧张,越难以施展。教师能做的,只是在教学任务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之间找平衡,而很多教师连找平衡的机会或精力都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