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东野圭吾》摘录(下)
续 上半部分。【输入法根据上下文选词还有很大改进空间,而且应该可以做到自动修正整句或整段里的一些明显笔误】
读理科赚到了?—— 2004年八月
理科知识的副作用就在于此。一旦过度执着于科学逻辑,往往就很难做出大胆的想象。
理科出生的作家必须提供静态,不能让科学成为素服自由想象的枷锁。
还是工程师的时候,我接受的教诲就是要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受现有技术的拘束,不断怀疑常识。
应对少子化—— 2004年九月
父亲正在迈向人生的终点,不过我离职员的普遍退休年龄——六十岁还有十余年的光景,这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我曾经怪罪父母高龄生育一事,如今却天天为此反省,打心底里感激他们这么做。
我们必须塑造新的环境,让四十岁的男性和三十五岁的女性也能顺理成章地为人父母。
预测北京奥运会—— 2004年十月
他们当然会选择自己爱好的项目进行训练,而不是为了奖牌拼死拼活。
中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大多数人宁可选择能出成绩的冷门项目,也不想靠踢足球来吸引女孩子的目光。
再说一点与奖牌无关的担忧,希望政府之间能有效沟通,争取避免亚洲杯时的状况。
堀内无能?—— 2004年十一月
现在我们计算一下三支球队的平均胜场分差和平均败场分差。
简而言之,巨人队把实力用错了地方——在胜场得了不必要的分数,在败场让投手浪费体力。
一个建议—— 2004年十二月
会反对的恐怕只有除了巨人队之外的五支中央联盟既得利益球队吧?
灾难中的排头兵—— 2005年一月
不过,县政府zhishao hai fafang l yid butie ,fanguan zhongyzhengf ,zhihui xiubu gonglu he diba deng gongnshesh ,dui geren zhuzhai de sunhui ze mobuguanx .(忘切输入法了懒得再打一遍)
“我想要证据,能证明你们募捐的钱一定会用到灾民的身上。”
责任与义务—— 2005年二月
组织全球变暖恶化是我们对年轻人、孩子以及今后出生的下一代的义务,因为这一切的责任不在于他们。
莫要哀叹 —— 2005年三月
就像垂钓团体这样,或许在一部分人看来,维护生态系统远远不如守住自己的饭碗来得重要。
是谁游离于网外?—— 2005年四月
面对未来的高科技犯罪,警方或许是最难以做出预测的一方,谁让他们如此远离科技资讯呢?
老生常谈 —— 2005年五月
一旦找出画家和音乐家在血型上的一点点倾向,就武断地给某种血型贴上适合当艺术家的标签,这样根本说不通。
两种规范 —— 2005年六月
在日本这个国家,表里不一的操作规范司空见惯,最叫人触目惊心的大概要数东海村核燃料加工企业引发的临界事故了。
也就是说,正如现场工作人员猜想的那样,设计者明知规定不会有人遵守,检查也是徒然降低效率,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突破困境只有一个办法——将安全生产和薪水挂钩。
四十二年前的回忆 —— 2005年七月
千真万确,这段广告就是我四十二年前看的动画。人的记忆真的是很神奇,哪怕日久年深,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发现误会的源头。
何去何从 —— 2005年八月
“眼镜配出来好不好,关键要看戴的人有没有感觉安心,验光和日常生活之间还是有微妙的不同。”
他在给顾客配眼镜的时候,会仔细地观察对方看东西的姿势和用眼方式,并且询问对方的生活作息,了解顾客佩戴眼镜的目的。简而言之,父亲为别人配的是生活帮手。
衣食父母 —— 2005年九月
无论图书馆和二手书店赚的如何盆满钵满,出版界都分不到一杯羹。
我无意在此论及制度改革,篇幅也不允许这么做。我只希望借书和买二手书的做法不要被误当成什么“生活的智慧”,因为那是在侮辱支撑整个出版界的购书者。
【摘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