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几个朋友要润,都说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国外的教育真的那么好吗,低压力教育就不会教出废柴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258589318612464/answer/1919335224669627077
说自己在湾区校内外见闻之前,几天前看到某外网帖:帖主父亲在他32岁才告诉他,小时候会从礼品店买一袋贝壳,一边丢在沙滩一边让娃寻觅,现在当爷爷了,继续为孙辈这么做。
教育何尝不是在让娃发现知识海洋中的的美丽贝壳?一个大问题是有多少空间时间让娃自行寻觅。
先说参与的校外辅导:本地图书馆放学后每周三次,三位志愿者每次1.5小时面向K-8的免费作业辅导,每次来的学生五到二十人不等;学而思数学周末三四年级最多16人的班,两小时课时。
进校的:本地公立小学,每周四天上午,每天两课,每课半小时为K-1的移民学生(估计免费)补英文,每组6-8人;进私校的数学课后班1.5小时,各班三到八人不等;本地公立初中课后补习数学,每课时半小时,一人辅导最多三人。
在最后的初中补习,我可以在一对一时花十多分钟陪有兴趣的学生玩二十四点,顺便观察基本运算和思考习惯。
当然,国外像加州湾区这样教育资源富足又允许辅导时发挥的恐怕不是多数。在大环境影响下也有明显感觉各种逐渐拮据,对教师的条框限制也在增多,而且这几届学生受前几年疫情时远程学习的后遗症更明显。
同时,也听闻过 高分但颓废的。也听说过夸张的私校情况,老师某早上到教室发现大变样,问校长原来是某位家长为了自家娃连夜到校重新布置了。
再提一下 PTA,公立小学不少靠此家长组织来募集音乐艺术体育课的开销,为集资会举办一些游园会、长跑之类公益活动,全都需要家长作志愿者。就我看到的,华人家长 参与的比例有限。而这些参与往往会有和校长、老师等打交道的机会。你猜这是否会影响娃在校的人际、老师的时间分配?
自由和选择多,带来的诱惑和考验也更多。
教育自然不例外。